第五章 紧固件表面处理和热处理
一、紧固件表面处理
紧固件的表面处理一般有:电镀锌、热浸镀锌、煮黑、磷化、锌铬酸盐、达克罗及蓝
波克等。目前我司产品的表面处理主要有:蓝白锌(Cr3+/Cr6+)、煮黑、达克锣、热浸镀
锌。
(一)电镀
1、概念: 电镀是获得金属防护层的主要方法之一。根据对电镀层不同的要求,电镀
层可分为:(1)防护性镀层;(2)防护-装饰性镀层;(3)耐磨和减磨镀层;(4)电性能镀层;
(5)磁性能镀层;(6)可焊性镀层;(7)耐热镀层;(8)修复用镀层;以及一些其它特殊功能
性要求的镀层。
2、原理:电镀是将制品浸于含金属离子溶液,并接通于阴极。另一端置适当的阳极
(锌块),通过直流电波,镀件表面即析出一层金属薄膜的方法.
3、膜厚:
(1)、一般未说明的情况下,镀锌的膜厚是5-8um,;
(2)、膜厚用膜厚测试仪测量;
(3)、外螺纹镀前一般用6e/6g通止规管控,镀后一般用6h通止规管控,内螺纹镀前一
般用6H通止规管控,镀后一般用6G通止规管控。煮黑、磷化膜厚一般没变化。
4、电镀的工艺流程:
前处理(化学除油 电化学除油 活化) 电镀(镀锌) 后处理(钝化 封闭
脱水 烘干)
注:每道工序之间都有水洗
5、电镀的品质控制:
电镀的质量以其耐腐蚀能力为主要衡量标准,其次是外观。耐腐蚀能力即是模仿产品
工作环境,设置为试验条件,对其加以腐蚀试验。电镀产品的质量从以下方面加以控制:
(1)、外观:制品表面不允许有局部无镀层、烧焦、粗糙、灰暗、起皮、结皮状况和
明显条纹,不允许有针孔麻点、黑色镀渣、钝化膜疏松、龟裂、脱落和严重的钝化痕迹。
(2)、镀层厚度:紧固件在腐蚀性大气中的作业寿命与它的镀层厚度成正比。一般建
议的经济电镀镀层厚度为0.00015in~0.0005 in(4~12um),热浸镀锌:标准的平均厚度为
54 um(称呼径≤3/8为43 um),最小厚度为43 um(称呼径≤3/8为37 um)。。
(3)、镀层分布:
采用不同的沉积方法,镀层在紧固件表面上的聚集方式也不同。电镀时镀层金属不是
均匀地沉积在外周边缘上,转角处获得较厚镀层。在紧固件的螺纹部分,最厚的镀层位于
螺纹牙顶,沿着螺纹侧面渐渐变薄,在牙底处沉积最薄,而热浸镀锌正好相反,较厚的镀
层沉积在内转角和螺纹底部,机械镀的镀层金属沉积倾向与热浸镀相同,但是更为光滑而
且在整个表面上厚度要均匀得多。
(4)、氢脆:
紧固件在加工和处理过程中,尤其在镀前的酸洗和碱洗以及随后的电镀过程中,表面
吸 收了氢原子,沉积的金属镀层然后俘获氢。当紧固件拧紧时,氢朝着应力最集中的
部分转移,引起压力增高到超过基体金属的强度并产生微小的表面破裂。氢特别活动并很
快渗入到新形成的裂隙中去。这种压力-破裂-渗入的循环一直继续到紧固件断裂。通常发
生在第一次应力应用后的几个小时之内。为了消除氢脆的威胁,紧固件要在镀后尽可能快
地加热烘焙,以使 氢从镀层中渗出,烘焙通常在375-4000F(176-190℃)进行3-24小时。
由于机械镀锌是非电解质的,这实际上消除了氢脆的威胁,而有的镀锌利用电化学方
法,存在氢脆现象。另由于工程标准禁止硬度高于HRC35的紧固件(英制Gr8,公制10.9级
以上)热浸镀锌。所以热浸镀的紧固件很少发生氢脆。
5、 粘附性:
以坚实的刀尖和相当大的压力切下或撬下。如果在刀尖前面,镀层以片状或皮状剥落,
以致露出了基体金属,应认为粘附性不够。
(二)、热浸镀锌
1、热浸镀锌介绍:热浸镀锌是将除锈后的钢构件浸入600℃左右高温融化的锌液中,使
钢构件表面附着锌层,锌层厚度对5mm以下薄板不得小于65um,对厚板不小于86um。从而起
到防腐蚀的目的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耐久年限长,据日本镀锌协会10年间的大气暴露试验
结果,86微米厚的热度锌层在重工业、海岸、郊外和城市地带的耐用年限分别为13、50、1
04、30年。热浸锌的首道工序是酸洗除锈,然后是清洗。这两道工序不彻底均会给防腐蚀
留下隐患。
2、热浸锌紧固件的特征总结如下: